新闻中心
2019-12-09
在纳米颗粒上装载识别配体,对肿瘤进行主动识别,从而实现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近年来这种方式的有效性越发受到质疑...[阅读全文]
2019-12-02
研究人员陈振辉及其研究团队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经由调控特定基因的活性,可以改写动物的“再生记忆”...[阅读全文]
2019-11-25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周光宏团队用动物干细胞生产研发出我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该团队使用第六代猪肌肉干细胞,经过约20天培养得到重达5克的培养肉...[阅读全文]
2019-11-18
素有“生物导弹”之称的肿瘤靶向治疗,核心目的在于精确狙击癌细胞,同时避免对正常细胞的伤害...[阅读全文]
2019-11-11
多细胞轮藻具备根茎叶的分化,被学术界认为是陆生植物的祖先。近日,科学家获得了绿色植物界最古老单细胞轮藻(Mesostigma viride)的首个基因组...[阅读全文]
2019-11-04
由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王益奎领衔的研究团队,于生物学论文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在线发布了染色体级别的高质量茄子基因组序列。该团队采用PacBio测序技术,结合Dovetail Hi-C建库技术与HiRise组装算法,获得了目前连续性最好的茄科作物基因组,标志着茄子基因组研究迈入了高清时代...[阅读全文]
2019-10-28
“水稻秧田期要戴无纺布‘口罩’”“肆虐非洲和东南亚的草地贪夜蛾能被空射灯截击”……10月24日至25日,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齐聚贵阳,参加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聊了些什么?...[阅读全文]
2019-10-21
在一项新研究发现,发光二极管产生的蓝光可能损害脑细胞和视网膜,并加速衰老过程...[阅读全文]
2019-10-14
“打个比喻,如果我们的遗传信息是一座山,遗传学家知道这山里面有金子,但他们用的是锄头。我们的工作就是给他们打造‘挖矿机’,帮他们把这些金子更快地挖出来;并把我们已经挖到的东西展现出来,构建成资源库,方便他们使用。”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教授龚静这样解释他们的研究...[阅读全文]
2019-10-8
一个美国科研团队日前发表报告说,他们首次实时观测到了单个病毒的“组装”过程,这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毒形成的机制,从而开发出消灭病毒、治疗相关疾病的新方法...[阅读全文]
2019-09-30
新华社东京9月28日电(记者华义)迄今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特定的细胞和脏器都是单独培育的...[阅读全文]
2019-09-23
香港科技大学17日宣布,该校研究团队破解了人类体内大肠杆菌释放的“大肠杆菌素-645”引致大肠癌的机制,有助推动预防大肠癌的研究...[阅读全文]
2019-09-16
原核生物通过一系列的防御系统来抵抗噬菌体等寄生生物的攻击。与真核生物的免疫系统类似,原核生物的防御系统也可以分为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天然免疫系统又包括限制性修饰(Restriction-Modification, R-M)系统、DNA干扰、毒素-抗毒素系统...[阅读全文]
2019-09-10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耿美玉课题组与上海绿谷制药研究院联合科研团队共同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全新发病机制。同时他们研制的抗阿尔茨海默病糖类药物GV-971正在申报新药批文,一旦上市将打破世界上该领域16年未曾出新药的沉寂...[阅读全文]
2019-09-02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黄志伟团队于29日凌晨在《自然》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组装的结构基础》的研究文章,首次解析了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TCR-CD3)复合物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阅读全文]
2019-08-26
据英国《自然》杂志2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科学家利用单核RNA测序技术,鉴定出了人类大脑皮层某区域中的75种不同细胞类型。通过与小鼠的类似脑区比较,研究人员发现了二者在结构和细胞类型方面的相似性...[阅读全文]
2019-08-19
日本科学家在携带X染色体的老鼠精子中发现了一种X染色体蛋白,并将其与携带Y染色体的生殖细胞分离开来,他们用这一技术创造了一窝主要由一种性别组成的小鼠。他们表示,最新研究未来可能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性别选择产生巨大影响...[阅读全文]
2019-08-12
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景乃禾研究组与多位科学家合作,成功绘制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高精度的细胞“繁衍”三维立体时空图,为细胞家族“寻根”...[阅读全文]
2019-08-05
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官网近日消息,该校一个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人造细胞,能够模仿天然细胞感知环境中的化学变化并产生反应。如果在未来发展成熟,这项技术可广泛用于生物科技等领域。相关成果已刊登在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阅读全文]
2019-07-29
7月22至26日,第一届国际小麦大会在加拿大萨斯卡通举办。来自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小麦研究项目、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世界各知名研究机构的900余名科学家共聚一堂,交流包括品种改良、育种新技术、遗传多样性等在内的小麦研究各领域的进展...[阅读全文]
2019-07-22
新华社华盛顿7月19日电(记者周舟)美国科研团队发现,蚊子是通过“先嗅后看”的方式发现、跟踪并找到“美食”的。在这一过程中,二氧化碳是蚊子找到目标的重要信号。相关研究从神经科学层面解答了蚊子如何觅食的谜题。...[阅读全文]
2019-07-15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生物蛋白质功能与调控重点实验室邓诣群教授团队揭示了呕吐毒素细胞毒性新机制。相关研究5月7日在线发表于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并于7月2日被国际学术组织F1000Prime选为两颗星(Very Good)推荐论文...[阅读全文]
2019-07-08
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介导的突变筛选在小鼠和人细胞中已被广泛应用,而实现高效的小鼠个体水平遗传筛选对哺乳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阅读全文]
2019-07-01
我们知道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可以改变腰围,但对于它们如何改变大脑却知之甚少。现在,研究人员发现,把一只老鼠的饮食从标准食物换成更易发胖的食物,会改变某些控制饮食的神经元的活动,使限制能量摄入的细胞“刹车”失灵。如果在人类中也是如此,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暴饮暴食倾向...[阅读全文]
2019-06-24
日前,采用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群感野技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方方教授课题组揭示了视觉拥挤效应的神经机制。相关成果6月20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阅读全文]
2019-06-17
新华社武汉6月16日电(记者李伟)华中农业大学科研团队近日成功绘制玉米活跃表达基因参与的高分辨率三维基因组图谱,鉴定了基因组顺式调控元件三维互作模式,揭示了玉米三维基因组结构...[阅读全文]
2019-06-10
本报讯 几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家一直在煞费苦心地以缓慢的步伐识别新物种,描述样本的生理特征,并经常试图在命名和发表物种之前将其纳入生命树...[阅读全文]
2019-06-03
新华社长春6月1日电(记者张建)小麦进入中国后是如何传播扩散的。中国科学家近期在古代小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测定并分析了首例距今约3800年的小麦全基因组序列...[阅读全文]
2019-05-27
从加拿大遥远的北极地区发掘出的微小化石,可能将已知真菌出现的最早时间溯至大约10亿年前——这比科学家之前的预期早了5亿多年...[阅读全文]
2019-05-20
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青蛙的尾巴会再生吗?这是一个困扰了人们2000多年的谜团。现在,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群特殊的皮肤细胞“再生—组织细胞”,可以帮助青蛙的尾部再生...[阅读全文]
2019-05-13
5月6日,《自然—新陈代谢》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宋保亮课题组和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戚炜课题组合作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小鼠模型和人群样本,发现由肝脏分泌的Gpnmb蛋白可作用于脂肪组织...[阅读全文]
2019-05-05
5月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徐国良院士联合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和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黄开耀研究员等多个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阅读全文]
2019-04-22
我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人神经前体细胞可以利用RNA干扰抗病毒免疫抵抗寨卡病毒感染...[阅读全文]
2019-04-15
长时间太空旅行对人类身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改变人类基因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项新研究发现...[阅读全文]
2019-04-08
新华社华盛顿4月6日电(记者 周舟)来自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人员日前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说...[阅读全文]
2019-04-01
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哪个“人”也不会干...[阅读全文]
2019-03-25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孟丹教授研究组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张书宁临床组合作,发现人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新机制...[阅读全文]
2019-03-18
法医学家日前表示,他们终于查明了“开膛手杰克”的身份。一个多世纪前,这个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在英国伦敦街头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案件。上周公布的基因检测结果表明...[阅读全文]
2019-03-11
恭喜你又熬过了一个寒冬,帮你越冬的最大功臣是厚厚的羽绒服还是肚子上的“游泳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阅读全文]
2019-03-04
近期,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最近对我国东北地区的3个主要黑木耳品种进行了基因测序...[阅读全文]
2019-02-25
近日,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闫道广团队与中山大学、中国医科院药物所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合作,揭示了白血病干细胞能量维持的新机制...[阅读全文]
2019-02-18
2月16日,澳大利亚哈得孙医学研究所日前发表新闻公报说,该所研究人员与英国和加拿大同行发现了人体中100多种新的肠道细菌...[阅读全文]
2019-02-14
大脑袋或许并不是做数学题所必需的。蜜蜂通过了一项可能要求其进行加减的算术测试,尽管有人质疑这是否是真的。...[阅读全文]
2019-01-28
DNA是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的复制是生命繁衍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步。关于DNA复制分子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阅读全文]
2019-01-21
走进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实验室,在激光显微镜下,“荧光探针”使细胞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效果,形态各异的图案仿佛将人带入鲜花与极光交融的海洋。...[阅读全文]
2019-01-14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石远凯牵头开展的国产PD-1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登上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血液病学》2019年第一期封面...[阅读全文]
2019-01-07
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阅读全文]
2019-01-01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立志研究组以一年生云南大叶茶苗为研究材料,采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阅读全文]
2018-12-24
宏观生物学边缘化,是一个老话题,也并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早在1997年...[阅读全文]
2018-12-17
自从研究人员在19世纪60年代首次仔细研究了尼安德特人的头骨后,他们便对其奇怪的形状印象深刻...[阅读全文]
2018-12-10
蜘蛛纺出了工程师梦想的东西。它们的丝和钢铁一样坚固,同时具有弹性、无毒且能生物降解。但蜘蛛不容易养殖。每只仅能产生少量的丝,有时还会自相残杀。几十年来...[阅读全文]
2018-12-03
把杂交水稻的种子“印刷”在纸上,再平铺到田地里,机插杂交水稻育秧就基本完成了,种子用量少而且产量高...[阅读全文]
2018-11-26
日前,美国化学会出版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期刊《蛋白质组学研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刊发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鹏程团队在水母毒素致死机制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阅读全文]
2018-11-19
据俄罗斯卫星网13日报道,生物学家在巴西发现数十种新的沙门氏菌菌株,这些菌株对大多数常用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阅读全文]
2018-11-12
基因测序技术让人类对基因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从目前所收集到的蒙古族遗传资料来看,数量依然有限。...[阅读全文]
2018-11-05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丽芳课题组在小麦白粉病防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阅读全文]
2018-10-23
汉逊酵母(Ogataea polymorph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微生物,常被用于研究甲醇利用、自噬、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合成和硝酸盐同化等。除此之外,它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能够通过...[阅读全文]
2018-10-15
近日,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单颁布,其中一位获奖者乔治·史密斯发明了一种被称为"噬菌体展示"(phage display)的技术...[阅读全文]
2018-10-08
新华社华盛顿10月4日电(记者周舟)中国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4日说,他们完成了迄今最大规模的中国人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有助于揭示基因与生育的联系以及了解中国人口基因结构。...[阅读全文]
2018-09-25
水稻是一种热带作物,但已被驯化以在寒冷气候下生长。然而,在早春和晚秋,或者在温度降至12摄氏度(或54华氏度)以下的寒冷夜晚,水稻幼苗仍然受到寒冷的压力,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阅读全文]
2018-09-25
美国等国研究人员成功“重新编程”了伤口中的细胞,将其转化为皮肤细胞前体,从而有助于皮肤伤口愈合。...[阅读全文]
2018-09-14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郝玉金教授团队在果实着色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阅读全文]
2018-09-06
作为世界大豆原产国、主产国的中国,2017年大豆总进口量高达9554万吨,金额397.4亿美元,其中从巴西进口大豆5092万吨,占45%;从美国进口大豆3285万吨,占29%。...[阅读全文]
2018-09-05
日前,欧盟委员会(EC)宣布批准Cablivi (caplacizumab)上市,用于治疗成年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患者。Cablivi是获得批准的第一款专门针对aTTP的疗法...[阅读全文]
2018-08-30
新华社东京8月30日电 日本和澳大利亚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与做梦相关的两个基因...[阅读全文]
2018-08-20
据新华社电 美国和意大利研究人员8月20日说,人体胃中有一种消化酶能用于开发一种新型抗生素...[阅读全文]
2018-08-19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基金会宣布,关于诊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重要共识声明,该声明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诊断患有FH的人及其亲属。...[阅读全文]
2018-08-18
今年5月底,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迪拜沙漠地区试种的海水稻经国际联合测产专家组测产,其中一个海水稻材料亩产超过500公斤...[阅读全文]
2018-08-17
中国科学家首次创造出单条融合染色体酵母菌的消息,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然而...[阅读全文]
2018-08-16
中美研究人员联手研发出一种纳米颗粒流感疫苗,在小鼠实验中能有效抵御甲型流感病毒。该疫苗为研发通用流感疫苗等药物开启新的思路。...[阅读全文]